新闻中心

纳指阶段性行情展望,2021年纳指还会涨吗

2025-10-2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一、纳指当前处于什么位置?三大维度透视市场密码

值得关注的是,当前指数正构筑"头肩底"形态的右肩,若有效突破18450点颈线位,理论量度升幅将指向20500点历史新高区域。

(2)资金面:机构仓位暴露度降至冰点根据CFTC最新数据,对冲基金在纳指期货的净空头头寸达到2022年10月以来峰值,这与彭博追踪的科技股ETF资金流出形成共振——过去8周累计净赎回达47亿美元。但历史数据显示,当专业投资者仓位极端保守时,往往对应市场中期底部。

更值得玩味的是,被称为"聪明钱"的期权市场出现异动:6月到期的18400点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暴增300%,暗示大资金正布局突破行情。

(3)估值面:PEG指标揭示科技股性价比尽管纳指动态市盈率(28.5倍)高于五年均值(25.3倍),但若引入盈利增长修正因子,当前PEG比率仅为1.02,显著低于半导体泡沫时期(2000年PEG>3)。拆解成分股可见,七大科技巨头(微软、苹果、英伟达等)2024年预期盈利增速达23.6%,其中英伟达因AI算力需求爆发,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有望维持45%以上。

这种"高增长消化高估值"的逻辑,正在重构市场定价体系。

二、未来三个月关键变量解析:抓住两大核心矛盾

(1)美联储政策转向的"最后一公里"博弈6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已成定局,但市场更关注点阵图变化。当前利率期货定价显示,9月降息概率从年初的90%骤降至58%,这与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2.8%的粘性直接相关。我们构建的"政策敏感模型"显示,若6-7月CPI连续两个月回落至2.5%下方,可能触发美联储在第三季度末释放更强鸽派信号,届时成长股将迎来估值扩张窗口。

(2)AI产业链的业绩验证期来临6月中旬开始的财报季将成科技股试金石:英伟达8月7日公布的Q2财报尤为关键,市场预期数据中心营收将突破210亿美元(同比+380%);微软Azure的AI服务收入占比能否突破25%也备受关注。产业端更出现两大积极信号:①台积电将AI芯片CoWoS产能提升至每月4万片,较2023年翻倍;②OpenAI、Anthropic等公司的大模型训练成本下降40%,加速商业应用落地。

(3)地缘风险下的新变量:算力军备竞赛美国商务部5月23日宣布向英伟达发放中东地区AI芯片出口许可,这背后折射出全球算力争夺战升级。沙特计划投资400亿美元建设AI中心,阿联酋G42基金正组建全球最大半导体并购基金。这种地缘格局演变,可能重塑科技产业链价值分配——拥有自主可控技术的芯片设计公司(如AMD)、云计算基础设施供应商(如亚马逊AWS)将获得超额溢价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