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恒指资金面最新进展,恒指资讯

2025-10-2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南向资金持续加码,政策利好成关键推手

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创年内新高

2023年第三季度,港股通南向资金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,8月单月净买入额达647亿港元,创下2021年2月以来最高纪录。其中腾讯控股(00700)、美团-W(03690)、中国海洋石油(00883)位列资金净买入前三甲,单日最高流入峰值出现在8月28日,当日净买入额突破82亿港元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资金流向呈现明显结构化特征:

高股息资产受追捧:中国移动(00941)、中国神华(01088)等央企标的获连续21个交易日净买入科技龙头估值修复:阿里巴巴-SW(09988)市盈率跌至12倍历史低位,吸引机构逆势加仓生物医药板块异动:药明生物(02269)单周获增持超15亿港元,创新药政策东风催生配置需求

政策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

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"活跃资本市场"强烈信号后,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监管部门联动打出政策组合拳:

港股通扩容:将符合条件的外国公司纳入沪深港通,预计带来超300亿美元增量资金印花税下调:股票交易印花税率从0.13%降至0.1%,年均为投资者减负超140亿港元上市制度改革: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放宽,18C章实施首月即迎来7家硬科技企业递表

某头部券商港股策略主管指出:"当前恒指动态市盈率仅8.7倍,较过去十年均值折价35%,政策底与估值底形成共振。特别是中证监优化境外上市备案流程后,已有23家中概股启动双重主要上市程序,这为港股注入优质资产活水。"

机构调仓路线图曝光

根据EPFRGlobal监测,8月全球主动型基金对港股的配置比例提升1.2个百分点至4.8%。其中:

主权财富基金:挪威央行增持建设银行(00939)至5.01%举牌线对冲基金:桥水基金加仓美团看涨期权合约价值超2.3亿美元量化机构:TwoSigma通过算法策略捕捉到港交所(00388)波动率套利机会

某国际投行亚洲交易主管透露:"当前机构投资者正在构建'杠铃策略',一端配置高股息能源股对冲利率风险,另一端布局超跌科技股博弈政策反转。这种两极分化布局折射出市场对港股'危中有机'的共识。"

国际资本暗流涌动,市场情绪如何破局?

美元加息周期下的资金博弈

尽管美联储9月暂停加息,但点阵图显示年内仍有25个基点加息空间,这导致港元拆息(HIBOR)持续走高。截至9月15日,1个月期HIBOR报4.87%,创2007年以来新高,引发市场对资金外流的担忧。不过深入分析资金流向发现:

离岸人民币池扩容: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.2万亿元,同比增幅达38%结构性产品创新:首只港元-人民币双柜台ETF(恒生科技指数ETF)单日成交破10亿套息交易活跃:美元/港元远期点差扩大至-500基点,刺激跨境套利资金流动

摩根士丹利亚洲外汇策略师指出:"当前港元联系汇率制度正经历2016年以来最大考验,但金管局543亿美元外汇储备提供充足安全垫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中东主权基金通过沪港通增持港股,8月净买入额环比激增270%,这为市场带来新变量。"

市场情绪指标释放转折信号

多项技术指标显示港股已进入关键变盘窗口:

沽空比率异动:恒指成分股沽空比例从8月峰值18.7%回落至9.2%,空头平仓压力积聚期权波动率倒挂:恒指3个月看跌期权波动率低于1个月期,反映市场预期短期风险释放板块轮动加速:防御性板块相对强度指标(RSI)从80超买区回落,科技股RSI回升至45中性区间

某量化私募基金经理分析:"当前恒指期货未平仓合约量突破28万张,较年初增长62%,多空对决进入白热化阶段。特别是9月29日期指结算日前夕,市场或出现剧烈波动,建议关注20600点关键技术位争夺。"

四季度布局三大主线

综合30家机构最新策略报告,四季度港股投资主线逐渐清晰:

数字经济2.0:腾讯混元大模型、阿里云通义千问商业化落地带来的估值重构机遇消费出海浪潮:名创优品(09896)、泡泡玛特(09992)等新消费品牌全球化布局央企价值重估:三大电信运营商合计派息率超70%,"中特估"概念持续发酵

高盛亚洲股票策略团队强调:"当前恒指风险溢价(ERP)高达7.8%,显著高于全球主要股指。若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突破,叠加香港放宽上市门槛吸引东南亚独角兽,预计到2024年一季度恒指有望挑战23000点关口。"

搜索